大國新村
首頁 > 思想理論 > 比較研究 > 正文

偉大建黨精神研究述論

2021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首次提出了“偉大建黨精神”這一重要命題并闡述了其科學內涵。其后,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成為黨的領導人重要講話、黨的重要文獻中出現的高頻詞。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更是將“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作為此次大會的主題之一,進一步凸顯了弘揚和傳承偉大建黨精神的時代價值。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之源,貫穿于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之中,是中國共產黨精神的邏輯起點。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是新時代新征程的必然要求,是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如何從學理高度、歷史厚度、哲學深度來認識和把握偉大建黨精神,成為學者們重點關注的內容。一年多來,理論界對此展開了多方面多角度的理論研討,并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的研究成果?;仡櫤褪崂砝碚摻绗F有的研究成果,有助于進一步推動偉大建黨精神的研究,進而為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提供理論支撐。

研究狀況分析

從發文量上看,偉大建黨精神一經提出,就吸引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和研究興趣,并發表了一系列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筆者以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收錄的文獻為分析樣本,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檢索詞,檢索文獻題目和篇名中包含“偉大建黨精神”的論文研究成果,檢索時間為2021年7月至2022年11月,理論界已經刊發研究論文1347篇,其中,發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來源期刊(含擴展版)共259篇,《中國高等教育》《思想理論教育導刊》《思想理論教育》《思想教育研究》《人民論壇》《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政治學研究》《貴州社會科學》《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探索》等期刊刊發此類主題文章較多。

在研究作者方面,華東師范大學齊衛平、北京師范大學王炳林、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祝靈君、中國人民大學劉建軍、天津大學顏曉峰等學者對該主題有較深入的研究。引文量是反映研究成果在理論界影響力的重要指標之一,通過對引文進行統計和分析發現,在目前刊發的學術論文當中,引文量大于等于20次的共有11篇,其中,劉建軍在《思想理論教育》刊發的《偉大建黨精神的理論解讀》一文被引次數達61次、下載量達14098,受到學者們的廣泛關注,顯示了一定的學術認可度。此外,蔡志強的《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形成機理與實踐要求》、白顯良的《基于四重邏輯深刻把握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王炳林的《偉大建黨精神和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關系探析》、董振華的《偉大建黨精神的科學內涵與時代價值》、馬報的《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的生成邏輯、結構維度及實現路徑》、張志丹的《偉大建黨精神的多維詮釋》、張明的《偉大建黨精神與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關系研究》、代玉啟的《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的三重邏輯》、蒲清平的《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特征、時代價值與弘揚路徑》、丁俊萍的《偉大建黨精神的內在邏輯》、曹景文的《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等文章,都對偉大建黨精神進行了理論闡釋,在理論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從發文機構上考察,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華東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清華大學等機構發文量較多,為推動偉大建黨精神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理論貢獻。

從涉及學科上看,關于偉大建黨精神的研究主要涉及思想政治教育、中國共產黨、高等教育、中國政治與國際政治、馬克思主義等學科,文獻量占比分別為43.76%、30.32%、10.23%、3.11%、1.18%,輻射的學科范圍較廣。

在基金立項方面,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都將“偉大建黨精神”的研究作為重點資助對象。例如,在2021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偉大建黨精神及其同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關系研究”,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偉大建黨精神與黨的精神建設規律研究”,2022年度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大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偉大建黨精神與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立項“偉大建黨精神研究”“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與偉大建黨精神起源研究”“李大釗對偉大建黨精神形成的突出貢獻研究”,2022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專項立項“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融媒體案例教學研究”四項。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立項“基于紅色家書文本的偉大建黨精神傳承弘揚研究”。這反映出黨和國家對偉大建黨精神研究極為重視并給予了大力支持。

研究的主題分布情況

理論界對偉大建黨精神的研究主要圍繞形成背景、生成邏輯、科學內涵、基本特征、價值地位、踐行路徑和價值意義等多個方面,對這一主題形成了較為全面、系統和深入的理解,取得了較為豐碩的研究成果。

關于偉大建黨精神形成背景的研究。任何一種精神的產生都離不開特定的條件,偉大建黨精神亦是如此,理論界主要從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社會環境、階級、國際環境等方面對偉大建黨精神的形成背景進行探究。例如,有學者認為,近代上海工商業的發展是偉大建黨精神形成的經濟基礎;五四運動的發展、無產階級隊伍的逐漸壯大是偉大建黨精神形成的階級基礎;以十月革命為代表的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發展,馬克思主義學說傳入中國,是偉大建黨精神形成的思想基礎。也有學者指出,偉大建黨精神的產生離不開近代中國的社會環境,是二十世紀中國革命運動的歷史產物。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積極開展各項活動,特別是黨的一大的召開直接促進了偉大建黨精神的產生。由此可見,偉大建黨精神的產生是多重“歷史合力”的結果。學者們提出的思考和見解都充分運用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分析方法,將偉大建黨精神置于特定的歷史環境之中,充分考慮了國內國際的客觀環境。

關于偉大建黨精神生成邏輯的研究。理論界主要從理論邏輯、文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上考察。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是偉大建黨精神的直接理論來源,偉大建黨精神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質。偉大建黨精神還充分汲取和轉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與中華民族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形成的特質稟賦一脈相承。此外,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中以實現民族復興為己任,同時汲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經驗教訓是其誕生的歷史邏輯,中國共產黨的一系列創造性活動特別是系列建黨活動是其生成的實踐邏輯;有學者認為,北京、上海和嘉興是偉大建黨精神養成的主要空間場域。

關于偉大建黨精神科學內涵的研究。理論界對偉大建黨精神的科學內涵進行了多維的解讀,將其看成一個內在聯系緊密的有機整體,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政黨性質、責任目標和價值追求。例如,學者們認為,偉大建黨精神在真理性與價值性、理論性與實踐性、革命性與政治性以及黨性與人民性的辯證互動中不斷衍生新內容。其中,“堅持真理、堅守理想”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信仰追求和理想信念,“踐行初心、擔當使命”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責任和擔當,“不怕犧牲、英勇斗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意志和品質,“對黨忠誠、不負人民”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價值立場。此外,有學者認為,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具有內在的邏輯關聯性,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創造建黨偉業中體現出來的理想信念、責任擔當、精神風貌和價值情懷的高度凝練,也是中國共產黨立黨、興黨和強黨的精神力量。其中,“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是靈魂、“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是根本、“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是核心、“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是底色??偟膩碚f,學者們對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解讀和邏輯關系的研究有著不同的研究視角,有的從內容上進行概括,有的從政黨品質上進行解讀。

關于偉大建黨精神的基本特征。偉大建黨精神是完整和嚴密的概念,學者們從不同角度對偉大建黨精神的基本特征進行把握,主要有以下幾種代表性觀點:第一,在馬克思主義學說的基礎上把握其基本特征。有學者指出,偉大建黨精神汲取了馬克思主義真理,攜帶著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也蘊含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堅定信仰,因此具有真理性和信仰性,同時,馬克思主義的斗爭性和人民性也賦予偉大建黨精神斗爭性和人民性特點,其中,斗爭性是偉大建黨精神的本質規定,人民性是偉大建黨精神的根本規定。第二,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把握其基本特征。偉大建黨精神橫跨時空,貫穿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連接著黨的精神血脈,因此它具有厚重的歷史性和強烈的歷史感。第三,從具體實踐中把握其基本特征。偉大建黨精神是在中國共產黨人具體實踐中體現出來的精神品質,具象于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的具體實踐中,并在此基礎上衍生出許多精神,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改革開放精神等。此外,還有其他視角。如有學者從哲學的視角把握其基本特征,認為偉大建黨精神具有知情意行融合、特殊性和普遍性統一、集體精神和個體精神交織、歷史性和當代性兼備的基本特征。

關于偉大建黨精神價值地位的研究。有學者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角度來理解偉大建黨精神的價值地位,認為偉大建黨精神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歷史過程中的價值構筑,是對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成果價值力量的顯現,也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反映。偉大建黨精神凝結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百年奮斗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對中國共產黨性質的認識、對中國共產黨人自身精神的領悟達到了新的歷史高度。有學者從偉大建黨精神與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辯證關系來明確其價值地位,提出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生成之源、宗旨之源、意志之源和品德之源,正因有了偉大建黨精神,精神譜系才有方向、動力和堅實的群眾基礎。同時,正是有了各個歷史時期形成的一系列偉大精神,才進一步彰顯了偉大建黨精神的源泉作用和動力作用。也有學者從偉大建黨精神的具體作用來界定其價值地位,認為偉大建黨精神不僅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源頭活水,也是推動中國共產黨從嚴治黨的密鑰,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

關于偉大建黨精神踐行路徑的研究。如何弘揚和傳承偉大建黨精神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也是一個重大的實踐課題,因而受到理論界的重點關注,代表性觀點包括:第一,堅持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有學者認為,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時代化,增強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為傳承偉大建黨精神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理論底氣。第二,加強對歷史的學習,合理利用紅色歷史資源。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加強對歷史的學習,利用好紅色歷史資源對弘揚和傳承偉大建黨精神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要加強對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傳承,將紅色資源作為傳承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載體。第三,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將以人民為中心作為弘揚和傳承偉大建黨精神的起點和落腳點,努力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此外,加強黨的建設、完善法律制度、加強教育引導、創新傳播載體、注重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選擇人民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等,這些都是傳承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方式。

關于偉大建黨精神價值意義的研究。理論界主要從歷史意義、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等方面對此議題進行探討。第一,偉大建黨精神的歷史意義。偉大建黨精神在百年波瀾壯闊的歷史征程中轉化為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推動黨和人民在不同時期創造出偉大歷史成就,淬煉出黨最鮮明的特點和特質,構筑起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使中國共產黨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主心骨。也有學者指出,偉大建黨精神的歷史意義在于,它塑造了中國共產黨的精神特質,是中國共產黨理想信念、宗旨的重要體現。第二,偉大建黨精神的理論意義。有學者認為,偉大建黨精神是具有開創性和標志性的概念,它有效地整合了建黨初期多重精神的表述,準確界定了中國共產黨人精神之源,科學地解決了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完整性的問題,蘊含了中國共產黨百年來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的光輝歷程。第三,偉大建黨精神的實踐意義。有學者認為偉大建黨精神有助于提高中國共產黨人的黨性修養、涵養黨內政治文化、加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有效地維護中國共產黨良好的政黨形象,進一步提高黨的聲望。同時,偉大建黨精神作為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強大的號召力和感召力,能夠激勵中華民族勠力同心、團結一致,凝聚起最廣泛的精神合力,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除了上述研究議題之外,理論界關于偉大建黨精神的研究還包括如何將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小學思政課教學,如何用偉大建黨精神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如何用偉大建黨精神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和中國風格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如何引領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等。顯然,理論界對偉大建黨精神的研究還存在較大的研究空間和潛力。

研究的未來展望

關于偉大建黨精神的研究已經成為理論界研究的重要問題,并且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盡管如此,仍有許多問題有待深入研究,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有待進一步創新。

第一,進一步深化研究內容。偉大建黨精神是一個具有概括性和中國特色的概念和話語,是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構建話語體系、掌握話語權的重要體現。而目前對偉大建黨精神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研究層面,對一些深層次的理論問題還鮮有涉及。例如,如何厘定和明確“偉大建黨精神”和“紅船精神”之間的關系。在還未提出“偉大建黨精神”時,理論界就將“紅船精神”等同于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在提出“偉大建黨精神”之后,如何界定二者之間的關系就成為了十分重要的理論問題。是否將紅船精神作為偉大建黨精神的組成部分?如果保留紅船精神的稱謂,那么紅船精神在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地位應該如何界定?或是認為紅船精神是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體現、是偉大建黨精神的具象表達?這些問題在個別學者的文章中雖有所涉及,但仍需要理論界進一步作出理論回應和更有說服力的解答。此外,要注意整體研究和個體研究相結合。因為偉大建黨精神貫通于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進程之中,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具體體現。同時,如何將偉大建黨精神與其他精神如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貫通起來,探尋偉大建黨精神與不同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內在邏輯,也是我們值得關注的內容。目前理論界已經有部分研究成果涉及偉大建黨精神與某一類精神之間的內在關系,如徐求真在《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發表《試論偉大建黨精神與井岡山精神的內在邏輯及時代價值》,從歷史、理論和現實的角度探討了偉大建黨精神與井岡山精神之間的關系;李文瑞在《蘇區研究》發表《從偉大建黨精神到蘇區精神:內在邏輯、賡續傳承與弘揚路徑》,初步探討了偉大建黨精神與蘇區精神之間的關系等。但是目前理論界對此類問題還關注得比較少,還需要繼續深化對此類問題的研究,為深刻說明“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之源”提供有力的事實支撐和學理根據。

第二,進一步拓寬研究視角。目前,理論界對偉大建黨精神的相關研究主要以理論分析為主,重點集中在科學內涵、價值構成、價值意義和傳承路徑等方面分析,這樣的研究范式奠定了偉大建黨精神研究的基礎,但僅從這些方面開展研究必然會大量出現重復性和同質化的學術研究成果。如何拓寬研究視角,進一步開闊研究視野,提高偉大建黨精神研究的學術水準是理論界未來研究的重點方向。一方面,要鼓勵交叉學科的研究?,F有的研究成果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共黨史黨建等學科,這樣必然會形成比較單一的研究視角和方法,因此在分析框架和研究范式上應該要輔之以其他學科,借鑒其他學科的理論視角,在多學科的參與下進一步豐富偉大建黨精神研究的議題。同時,注重運用大數據等現代科學技術,深入跟蹤偉大建黨精神在高校、黨政機關、企業、農村和社區等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實踐效果,有助于深入準確了解國內外傳播情況,為研究偉大建黨精神的傳播機制和規律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從而避免純理論式的研究和空泛化的論證。最后,拓寬研究視角既要立足國內也要走向世界,堅持本土研究和面向世界相結合,關注國外學者的研究動態,重點關注他們如何認識和評價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建黨精神,他們從何種視角出發進行研究,從中吸取有益借鑒。

第三,要加強科研協同和合作的力度,形成良好的學術研究共同體。盡管理論界在偉大建黨精神的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形成了以高等院校、黨校、社科院系統為主要研究力量的研究群體。但由于種種原因,研究機構和研究作者之間學術合作關系不夠密切。這說明雖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規模和群體,但是合作密度不強,研究力量相對分散,科研協同力度較低,這是一個值得加強和改進的一個方面。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0月,在教育部的指導和支持下,上海市成立了高校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研究中心,并設立了若干研究中心和協同單位,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高等院校,中共一大紀念館、南湖革命紀念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中共四大紀念館等紅色場館成為重要的協同單位,這有助于發揮不同單位的學術優勢和特色專長協同攻關,激發科研活力,為進一步推進偉大建黨精神研究、推動理論創新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平臺。因此,理論界可以加強學術間的合作與交流,以學習和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契機,深化偉大建黨精神研究的合作與協同,進一步推動偉大建黨精神的深入研究。

(本文為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共產黨百年黨性教育的文獻資料整理與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分別系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黨內法規研究中心研究員、政黨研究所所長,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宋暢]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n_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不_国产偷国产偷高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