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新村
首頁 > 人民論壇評論 > 正文

人民論壇網評 | 韶山之行:訪偉人故居、賡續紅色血脈

網評配圖

作者: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魏崇輝

3月31日,以“點點星火,匯聚成炬”為主題的2023“好評中國”網絡評論大賽啟動儀式暨“好評中國”網絡評論創新論壇在湖南長沙舉行。130年前的12月16日,湖南湘潭縣韶山沖的一個農民毛貽昌家里出生了一個男孩,這個小名叫“石三伢子”的男孩就是后來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毛澤東。韶山之行,是瞻仰偉人之旅,也是新時代新征程上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之行。

QQ截圖20230407113645

毛澤東故居 人民論壇網 宋暢攝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的豪氣干云

1910年秋天,毛澤東離開韶山到湘鄉東山高等小學堂讀書。臨行前,他改寫了一首詩留贈父親,“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這首詩夾在他父親每天必看的賬簿里,表達自己一心向學與志在四方的決心。毛澤東把自己在韶山的求學經歷概括為“六年孔夫子”,韶山的六年求學經歷為毛澤東奠定了私塾教育的良好基礎,培養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根基。

童年的經歷能看出毛澤東獨立思考、勇于反抗的精神。毛澤東喜歡讀充滿反抗統治階級壓迫和斗爭的中國古代傳奇小說,讀來發現所有人物不是武將、文官,就是書生,從來沒有一個農民做主人公。他思考發現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人民的統治者,因為土地歸他們所有和控制,所以他們不需要種田,種田的是農民。這些早期思考對毛澤東一生的歷史觀和是非觀都有著深遠影響。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韶山精神

1925年2月6日,毛澤東偕夫人楊開慧回到韶山,領導和開展農民運動,在韶山村組織建立了中國最早的農村黨支部之一——中共韶山特別支部。在歷次革命斗爭中,韶山涌現了以毛福軒、鐘志申、龐叔侃、李耿侯、毛新梅為代表的革命烈士,鑄就了“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韶山精神。

近年來,韶山村的黨員干部以習近平總書記“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重要指示為指導思想,在偉人家鄉譜寫新時代韶山發展的嶄新篇章。依托紅色文化資源帶動紅色文旅產業發展,形成了文創產品、研學培訓、民宿餐飲等相關業態。如以毛澤東求學之路為資源開發青少年研學市場和黨政培訓市場,豐富韶山的教育培訓產品和文化旅游品牌。

“紅色圣地,精神家園”。新時代新征程上,要繼續推進紅色文旅高質量發展,把偉人故鄉建設成中國人民的“精神家園”。

[責任編輯:曲統昱]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n_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不_国产偷国产偷高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