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前沿理論> 正文

【學術研究】促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當前,我國正處于工業經濟向數字經濟、智能經濟邁進的關鍵時期。在閉幕不久的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很多展品融入人工智能的高科技元素,成為智能經濟深度改變社會生活的一個縮影。在不久前舉辦的2023賽迪論壇上,與會專家也對智能經濟的發展與未來趨勢進行了討論。如何把新一代人工智能作為推動科技跨越式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驅動力量,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是值得關注與分析的。

所謂智能經濟,是隨著人工智能的應用衍生出來的一個新概念,即由人工智能等智能技術驅動后與經濟深度融合、在消費互聯網轉向產業互聯網的背景下產生的新型經濟形態。2019年3月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的《關于促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指出,要構建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形態。這類經濟形態在制造業、交通運輸業、服務業、商業等領域的場景化應用,創新了經濟模式和業態,促進了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還有助于土地、勞動力生產要素緊缺以及成本上升等問題的解決,可以有效提升勞動生產率。

在生產端,智能經濟主要表現為運用智能技術配置與整合生產要素,從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的智能管理與決策提升了資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消費端,智能經濟則主要表現為智能音箱、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設備等具體應用場景下的智能產品,這些產品從想象變為現實,從實驗室走向市場,應用場景不斷拓展。數據統計顯示,近年來我國智能經濟規模增長迅速,2021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較2019年同期增長6倍多。同時,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增至2021年的45.5萬億元,居世界第二位。

但也要看到,我國智能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關鍵技術的創新資源分散、投入資金大,高端技術受制于人;實體經濟一些領域的數字化改造尚未完成,智能化滲透還需要一些時間。對此,要有鮮明的問題意識,實事求是地根據具體情況有效把握實體經濟是根基、智能經濟是引擎的關系,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提升產業的效能效率,創造新價值,提升競爭力。

第一,推動智能化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物聯網、云計算、工業互聯網等的建設,提高算力水平,充分釋放數據要素潛能,扎實推進智能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推廣智能算法的開發與應用,讓高級智能算法融入開源開放的深度學習和工業互聯網等軟件開發中,增強智能經濟軟實力。

第二,強化知識產權保護。以前沿的智能科技為支撐、以算法和算力為核心的智能經濟,離不開知識產權的保駕護航。應更新和完善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規則體系,增強產業化領域的智能新技術的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關注人工智能數據治理和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的知識產權管理。

第三,加強有效監管。經濟數據的流動尤其是跨境流動關乎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個人數據權益保護。當前,智能經濟發展面臨“大數據殺熟”“強制消費”“信息繭房”等濫用數據或算法的現象,不僅侵犯個人信息和數據權益,而且會對個體認知和決策產生不當影響,損害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此前出臺的網絡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對此已經提出一些法律層面的約束。接下來,還要繼續規范數據流動和算法應用,創新人工智能實時監管模式和監管體系,生產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人工智能產品和服務,構建安全的智能經濟生態圈。

責任編輯:張宏莉
標簽: 學術研究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n_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不_国产偷国产偷高清精品